近年来,石首市大力发展瓜蒌特色种植,然而病毒性病害的蔓延导致部分田块大幅减产甚至绝收,成为瓜蒌产业健康发展的“拦路虎”。为破解困局,石首市与长江大学深化合作,不仅建立了产学研基地,更将前沿生物技术引入田间地头。7月11日,一支由长江大学农学院师生组成的“三下乡”服务队进驻石首,将课堂所学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利器。通过先进的基因检测技术,首次鉴定出当地瓜蒌产业大面积病毒病害的罪魁祸首——瓜蒌斑驳花叶病毒。长江大学农学院副教授徐志红、李艳,石首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孙正祥参加活动。
“三下乡”服务队师生深入病害严重的瓜蒌种植区域,系统采集了典型疑似病毒病样本。在长江大学农学院病毒学团队章松柏教授的支持下,运用dsRNA技术、随机引物PCR扩增等分子诊断技术,结合电镜观察,对病原进行了精准“画像”。检测结果清晰显示,病株样本中普遍存在一种称之为瓜蒌斑驳花叶病毒(Trichosanthes mottle mosaic virus,TrMMV)的病毒,该病毒在湖北农作物上未见报道。因此,可以推测这个病毒是随带毒种苗调运而来。通过对病毒基因组序列进行溯源比对分析,研究团队发现:所测的TrMMV基因片段序列与瓜蒌斑驳花叶病毒(安徽分离物)相应片段几乎一致,由此推测该病毒的来源地属省外种苗生产地。
这一发现如同拨云见日,市蔬菜产业发展中心主任付其飞表示:“过去我们及农户对病因有多种猜测,防治存在盲目性。现在的精准检测,为我们从源头防控病害提供了科学依据。”该结果促使石首市迅速调整种苗采购策略,强化对外引种苗的强制性病毒检测,并积极引导主体选用本地经脱毒检测的健康种苗或由校地合作项目繁育并认证的无毒种苗。
孙正祥指出:“这次‘三下乡’实践的成功,是校地合作模式优越性的生动体现。大学生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了实际问题,地方产业获得了急需的科技支撑,实现了双赢。”据悉,石首市与长江大学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拓展合作深度,围绕瓜蒌产业建立涵盖种苗脱毒快繁、病毒预警监测、绿色防控技术集成推广的全链条科技服务体系,为石首瓜蒌产业的绿色、优质、可持续发展筑牢根基。
此次由大学生实践团队参与完成的精准溯源,不仅解决了困扰种植主体的燃眉之急,更彰显了高校资源下沉基层、服务地方产业发展的巨大潜力,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坚实的科技动能。(湖北日报客户端通讯员 雷安淇 付其飞 李松发 李桃 )
网络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